
產後七日內,發熱頭痛惡寒,毌專論傷寒為太陽症;發熱頭痛 脅痛,毌專論傷寒為少陽症,二症皆由氣血兩虛,陰陽不和而類外 感。治者慎勿輕產後熱門,而用麻黃湯以治類太陽症;又勿用柴胡 湯以治類少陽症。且產母脫血之後,而重發其汗,虛虛之禍,可勝 言哉!昔仲景云:「亡血家不可發汗。」丹溪云:「產後切不可發 表。」二先生非謂產後真無傷寒之兼症也,非謂麻黃湯、柴胡湯之 不可對症也,誠恐後輩學業偏門而輕產,執成方而發表耳。誰知產 後真感風感寒,生化中芎、薑亦能散之乎! ◎ 加味生化湯:治產後三日內發熱頭痛症。
川芎(一錢) 防風(一錢) 當歸(三錢)
炙草(四分) 桃仁(十粒) 羌活(四分)
一本無桃仁,有黑薑四分。
查刊本去桃仁。然必須間有塊痛與否,方可議去。服二帖後, 頭仍病,身仍熱,加白芷八分、細辛四分;如發熱不退,頭痛如故,加連鬚蔥五個、人參三錢。產後敗血不散,亦能作寒作熱,何以 辨之?曰:時有刺痛者,敗血也;但寒熱無他症者,陰陽不和也。刺痛用當歸,乃和血之藥;若乃積血而刺痛者,宜用紅花、桃仁、歸尾之類。
译文
在产后七天内,如果出现发热、头痛、恶寒等症状,不要仅仅根据这些症状就诊断为伤寒的太阳症;如果出现发热、头痛、胁痛等症状,也不要仅仅根据这些症状就诊断为伤寒的少阳症。这两种症状都可能是由于气血两虚、阴阳不和而导致的类似于外感的症状。治疗时,医生需要谨慎,不要轻率地认为产后热症就是外感病,而使用麻黄汤来治疗类似于太阳症的症状,也不要使用柴胡汤来治疗类似于少阳症的症状。
产妇在分娩后失血较多,如果再次发汗,会导致身体更加虚弱,这种虚上加虚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。古代的医学家如仲景和丹溪都强调,产后切不可轻易发汗。这并不是说产后真的不会出现伤寒等外感症状,也不是说麻黄汤、柴胡汤等药物不能对症治疗,而是担心后学之辈学业不精,轻易使用这些药物导致产妇身体受损。
实际上,如果产后真的感受了风寒,生化汤中的川芎、干姜等药物也能够起到散风散寒的作用。
以下是加味生化汤的方剂,用于治疗产后三日内出现发热、头痛等症状:
川芎一钱,防风一钱,当归三钱,炙甘草四分,桃仁十粒,羌活四分。有些版本中没有桃仁,而有黑姜四分。在服用时,需要根据是否有血块疼痛来决定是否去掉桃仁。如果服用两剂后,头部仍然疼痛,身体仍然发热,可以加白芷八分、细辛四分;如果发热不退,头痛如故,可以加连须葱白五个、人参三钱。
产后瘀血不散也能导致寒热交替的症状,如何辨别呢?如果疼痛时有刺痛感,那就是瘀血;如果只有寒热而没有其他症状,那就是阴阳不和。对于刺痛,可以使用当归这种和血的药物;如果是瘀血导致的刺痛,应该使用红花、桃仁、归尾等药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