统计
  • 文章总数:322 篇
  • 评论总数:3 条
  • 分类总数:10 个
  • 最后更新:2月19日

傅青主女科產後寒熱

本文阅读 5 分钟
首页 正文
暂无AI摘要
摘要由智能技术生成

凡新產後,榮衛俱虛,易發寒熱;身痛腹痛,決不可妄投發散之 劑,當用生化湯為主,稍佐發散之藥。產後脾虛,易於停食,以致身 熱,世人見有身熱,便以為外感,遽然發汗,速亡甚矣,當於生化湯 中加扶脾消食之藥。大抵產後先宜補血,次補氣。若偏補氣而專用參 耆,非善也。

產後補虛,用參、耆、芎、歸、白朮、陳皮、炙草,熱 輕則用茯苓淡滲之藥,其熱自除,重則加乾薑。或云大熱而用薑何也 ?曰此熱非有餘之熱,乃陰虛內生熱耳。蓋乾薑能人肺分,利肺氣, 又能入肝分,引眾藥生血,然必與陰血藥同用之。產後惡寒發熱腹痛 者,當主惡血;若腹不痛,非惡血也。   產後寒熱,口眼歪邪,此乃氣血虛甚,以大補為主,左手脈不足 ,補血藥多於補氣藥;右手脈不足,補氣藥多於補血藥,切不可用小 續命等發散之藥。

译文

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产后女性的身体状况和如何调理。以下是这段文字的详细解释:

产后,由于体内的气血(荣卫)大量流失,女性的身体会变得非常虚弱,容易出现寒热交替、身痛、腹痛等症状。此时,不应随意使用发散的药物,而应以生化汤为主,稍微辅助以发散的药物。

产后女性的脾胃功能也相对较弱,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和食物停滞的情况,这可能导致身体发热。然而,许多人错误地认为这种发热是由于外感风寒所致,于是使用发汗的药物,这可能会加速身体的虚弱,甚至导致更严重的问题。正确的做法是在生化汤中加入健脾消食的药物。

在产后的调理中,补血和补气是非常重要的。但首先要补血,然后才是补气。如果只专注于补气而过度使用参、芪等药物,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。

对于产后的补虚,可以使用参、芪、芎、归、白术、陈皮、炙甘草等药物。如果热轻,可以使用茯苓等淡渗的药物来清除热量;如果热重,可以加入干姜。这里提到的“大热而用姜”并不是因为有实热,而是因为阴虚导致的内生热。干姜能够进入肺部,利肺气,同时也能够进入肝脏,引导其他药物生血,但必须与滋阴药同用。

如果产后出现恶寒、发热和腹痛的症状,这通常是由于恶血(淤血)引起的。但如果腹部不痛,那就不是恶血的问题了。

对于产后的寒热和口眼歪斜,这通常是气血极度虚弱的表现。治疗时应以大补为主。如果左手的脉象不足,说明血虚较严重,应多用补血药;如果右手的脉象不足,说明气虚较严重,应多用补气药。此时,切不可使用小续命等发散的药物。

总的来说,这段文字强调了产后调理应以补血为主,同时兼顾补气,避免误用发散药物,以及根据脉象的不同来调整药物的使用。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
Image
傅青主女科產後用藥十誤
« 上一篇 02-19
胎前患伤寒、疫症、瘧疾以及墮胎(流产)等病症
下一篇 » 02-19

发表评论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