统计
  • 文章总数:322 篇
  • 评论总数:3 条
  • 分类总数:10 个
  • 最后更新:2月19日

公笃相法卷一

本文阅读 48 分钟
首页 正文
暂无AI摘要
摘要由智能技术生成

四相法有益引证: 公笃曰。相法一术。由来久矣。为中国一种专艺。人人皆可研究。故圣人有游于艺之说。又云。虽小道。必有可观。大用则为风云龙虎之机。小用则为涉身处世之益。查相术始于轩辕。为风后氏立法。故名风监。维则东周时有唐学却雍稀疵各相法。而专家尤多。其中包括治乱兴亡。天道气候。人情社会各学。术简味深。未可轻视也。自秦氐火焚各书之后。世无传本。如汉之许负管骆。唐之李淳风一行禅师。皆无书籍可考。五代。达摩复入中国。始立五来相法。麻衣宗之。希夷继之。以及柳庄水镜衡真铁关刀大清监等。先后共七十余家。各有见解之不同。而亦有偏陋之拘执。其术虽微。其用甚大。兹将考证有益者如下。东周时。吴王有四子。长曰阖闾。次曰夷昧。三曰姬光。四曰季扎。四子中惟季扎最贤。惟姬光最霸。兼其子庆忌。勇悍拥兵。吴王薨。序长则阖闾应承位。序贤则季扎应承位。 姬光特强自立。 阖闾不平。 又不能与之争。 于是礼贤下士。 又恐不得真材。 特聘唐举以鉴别之。 吹萧乞食之伍员。 唐举荐之也。 草庐隐居之孙武。 唐举师之也。 继而霸吴灭楚。 知人之益也。 纪汉时。 诸葛武侯拔长沙。 黄忠魏延来降。 黄忠付以兵柄。 魏延即令就刑。 先主问之曰。 延无罪。 何以见杀。 武侯对曰。 此人狼项豺声。 脑后耸骨上大下小。 必叛无疑。 故杀之以绝后患。 先主曰。 杀降将:拒来者。 不足以收人心。 不如示恩以赦之。 武侯诰诫曰。 以后务宜忠勤王室。 后侯六出祁山。 卒于五丈原。 延因争功夺柩而叛。 幸侯早伏马岱以诛之。 否则蜀漠早危。 此知人之益也。 唐天宝时。 郭子仪为步卒。 隶哥舒翰。 犯罪就刑。 李白过访见之。 其格魁梧。 鼻如悬坦。 额如覆肝。 叹曰。 此国家柱石。 安可轻弃之。 遂往见哥舒翰。 而赎其罪。 后平安禄山之乱。 而安唐室。 封汾阳侯。 后白招谗嫉。 皆汾阳极力保全。 而未罹祸。 其一举手之劳。 而公私均受益。 亦知人之益也。 大清道光时。 曾国藩平洪杨之乱。 国藩素拘谨。 其才不如胡左。 而功倍之。 独知人善用。 是其特长。 江忠源为六合守。 奉檄督粮。 国藩见其形局。 而惊疑不释。 忠源出。 国藩凝神静默。 若有所思。 左宗棠见而问之。 国藩曰。 吾见忠源仪表有威。 金局金声。 剑眉凤目。 吾以为国家又得一柱石之臣。 吾甚惊喜。 后见其行路飘摇不定。 如为木局尚不至危。 金局得沉实之体。 如反见飘摇。 而又贵名。 当然凶危。 可惜如此清奇之格局。 何以又有如此之败着。 故凝神以思之。 后忠源升江苏巡抚。 为忠土李秀成所杀。 即此一宗。 可知国藩精于知人术。 所以为中兴名将者。 亦知人之益也。 流年部位图

流年运限说:

公笃曰。 流年者。 运限之推论也。 古法则以耳运十四年。 额运十六年眉运四年。 目运六年。 鼻运十年人。 中运十年水。 星运十五年四围地支运二十四年。 男顺行。 女逆行也。 令则不然。 其运多则三年两年而一变。 甚至一年一变。 一年而数变矣。 余则按部位而断之。 某部丰隆。 其运必佳。 某部陷落。 其运必阻其或有不验者。 是何也。 盖其形清瘦。 必现于部位之前二年。 其形浊厚。 必现于部位之后二年。 如能清浊相兼。 厚薄相等。 则按部位而验。 余考其运。 尚有超前至三年五年者。 亦有退后至三年五年者。 则据各形而加减之。 持监者。 更须酌量定之。 可也。 达摩起运口诀:

水形一岁金三岁。 土厚还将四岁推。 火起五年求顺逆。 木形二岁复何疑。 金水相兼求上下。 若云木火反求之。 此是神仙真妙诀。 定根起运自出奇。 公笃曰。 此诀载于麻衣篇中。 当然是达摩之诀。 他书所罕见也。 按水一岁。 乃宗河洛之五行生气。 其理与法均合。 土形四岁。 则有疑点。 按四数之气为兑金。 是士之子气。 取其旺耶。 四数之卦为巽木。 是士之囚气。 取其克耶。 余于经验考正。 其正形与兼形。 而验者颇少。 惟相争相混之局。 亦有应征。 火形五岁。 亦为旺气之义乎。 或为死气之义乎。 木形二岁。 按二数之卦为坤土。 是木之废气。 取其衰耶。 巽木先天在坤二上。 取其本耶。 金形三岁。 三数为震木。 取其废气乎。 先天为离火。 取其囚气乎。 此中深求。 尚有玄妙之点。 至于金水相兼。 而求上下。 言其相加也。 木火相兼。 而用反求。 言其相减也。 此余参考数学。 方知其原义也。 然达摩之书。 多为六朝文字。 言简意深。 法奥理穷。 此余之最留心处也。 公笃起运口诀:

水形一岁火二岁。 金形二岁本相宜。 木局须从四岁起。 土形五岁仔细推。 水木相生依五岁。 金木相克三岁余。 木土相制四岁半。 金水合化四岁推。 水火不济一岁半。 木火通灵六岁时。 火土相生从七岁。 金火相克两岁余。 相生合化加正数。 相兢受制减半之。 此是定根起运诀。 生克制化不须疑。 公笃曰。 口诀当有定法。 虽云天地之气候。 生克之轴轮。 亦有根据可考。 故河洛之数。 遗传万世而不更改。 其达摩之诀。 用生气。 死气。 废气。 囚气。 本气。 或为当时气候而权定乎。 或别有深义而交易乎。 余诀为于各书参求。 复于经验准确。 而后定也。 按水一火二土五。 皆河洛之原文。 金三木四。 又与河洛相反。 盖水火土不常变。 故顺其气候而定也。 金木常变。 故逆其气候而反也。 又据人之脏俯。 肝木在右。 其气应左。 肺金在左。 其气应右。 是其证也。 至于相生而加。 相克而减。 皆数学之定论。 非敢故意擅改前法。 取其适用与否耳。 达摩木形二岁之说。 乃形质清瘦提前二年之法。 与余暗合。 详载厄年法篇。 吾国医学。 发泄妙蕴颇多。 至于星相术数。 能解前人之半者。 尚为明哲勤能之士。 至于明体达用。 审曲度势。 补前人不足。 笃未闻也。 部位证明法:

公笃曰。 相法一术。 必先言部位。 后言法理。 部位确实。 然后方用加减活法以定之。 而经验推想。 又其次也。 余考部位。 始于风后氏。 用五行生化。 八卦方位。 以定部位名称。 故有三才四渎。 五岳六府。 五官六曜。 五星十二官之名。 后人多宗之。 以为定法。 至两周发泄妙蕴颇多。 各立门户。 而部位末更改也。 自秦氐火焚各书以后。 世无传本。 所存不过残章。 徒有其名。 而部位混淆无宗。 各据一说。 余考相法各书。 相差太远。 互相攻讦。 部位地点即属不确。 当然差毫失里。 美其名曰秘传。 不肯轻泄于人。 其自欺乎。 欺人乎。 余初嗜此术。 无从稽考。 后以医学数学丹经各书证之。 始知部位之讹。 所谓秘诀者非也。 余考汉唐时。 相法专家颇少。 而相法专书则无。 如汉之管骆。 有相神相骨之说。 许负有气魄性动之辩。 其法皆不得传焉。 如唐之李淳风。 别创一派。 偏于一掌。 并末考正部位。 半多不经之谈。 一行禅师。 虽有形格内外之用。 而无书籍可考。 五代时达摩由西域复入中国。 始传五来相法五篇。 其中形神音气合用。 测量轻重加减。 其法颇精于人事。 惜无天道厚薄之分。 虽为中兴相法之祖。 然于部位尚谬。 其未经考究耶。 或为翻印错误耶。 五代未有麻衣者。 不知其姓氏。 余考别传。 麻衣县名也。 以今之地点合之。 即湖北之麻城。 其书系在任而成。 因以为名。 当时为割据乱世。 挂冠归隐。 所谓仙翁者非也。 其书法理兼用。 不如达摩精粹。 凡理有定理。 法无定法。 用理者沽名。 惧后世驳议也。 然其部位亦有多数不确。 宋初时有希夷心相一篇。 其法以善恶而生祸福。 规正社会之人心则可。 识人用才之区别则不可。 然亦无部位之说。 水镜本纪汉时人。 其画出于宋代之后。 更不知何人冒名捏词。 中有三才九流之论。 又系水镜零篇。 略可择用。 其主要偏于引证古人。 如关张赵云。 尚为其时之人。 如引唐代郭汾阳。 宋代王安石。 可见非水镜真书。 而部位高低相差太远。 不足为法明矣。 明永乐时。 有袁柳庄者。 其人品低而务虚浮,又为北方人游历不远。 经验不当。 其法偏于地形。 是其遗恨。 其部位则有意颠倒上下而用之。 固神其说。 不足为铁证。 清代则有太清神监。 衡真相理。 铁关刀。 各树一帜。 皆属半枝半解。 乱无头绪。 相法轻重尚不分明。 何能考前人之不足。 至于兰陵集。 王氏监。 相法须知。 相法捷要各书。 更为上下离奇。 附会其说。 不知部位为何物。 半为宗前人之错误。 半为矜骄而眩奇。 以讹传讹。 愈使读相法者迷闷矣。 余初游滇黔。 继游湘郡。 复游秦陇。 纵横数千里。 尚不知部位孰是孰非。 民国始成。 余由秦赴陇。 始遇老人。 授余部位确定法。 力言相术首重部位。 继言天道厚薄之分。 次言时势盛衰之别。 又言五行生化之妙。 此为相术正宗。 凡人肥瘦长短。 而部位有一定不移之法。 余以此经验。 若合符节。 兹特规定部位。 以俟高明者证之。 一.两耳为起运之初。 上耳为廓。 中耳为栏。 耳珠为轮。 当以匀分三个部位方实。 二.发际之下为天中。 其次为南岳。 又名火星。 又其次为天庭。 又其次为司空。 又其次为中正。 中正一名华盖。 而气色部位。 则以华盖包括司空中正两部。 两眉之中。 方为印堂。 印堂者。 君位也。 此为全面部之主。 由天中至印堂。 共六个部位。 勿论高低。 匀分六部可也。 三.鬓发曲处。 方是山林。 如山之林故名。 俗本一取辅角之侧。 一取边城之上。 两说皆非 。 四.天庭司空之侧。 日月角也。 次则辅角。 又次则边城。 边城在眉尾高骨斜上入鬓。 皆边城也。 共七个部位。 而而匀分之方确。 不论额之宽窄。 而移动也。 五.边城即是驿马。 其名称者。 分运限与气色也。 运限则曰边城。 气色则曰驿马。 俗本认为两个部位。 一说在迸城左右。 皆非。 然有分上中下三段之说。 以量其行动远近也。 六.印堂之下。 即是山根。 次曰年上。 又次曰寿上。 鼻尖方曰准头。 由印堂至准头。 匀分五个部位。 自无错误。 七.两目相对之中。 即是山根。 泪堂之上。 即精舍光殿。 又名中勾陈。 年寿之侧。 即下勾陈。 两眉头之上半指。 即上勾陈。 八.两眉前半节。 即凌云紫炁。 眉中段即繁彩二霞。 眉尾高骨即福堂。 福堂斜侧上一分。 左曰丘陵右曰塿墓。 陵墓者。 小山之义也。 俗本多谓边城之后。 皆非。 九.两目之上。 左为三阳。 右为三阴。 此为运限部位。 上为三阳。 下为三阴。 此为气色部位。 故时曰上为阳下为阴。 又时曰左为阳右为阴。 兹特注明。 十.鱼尾之下即额骨。 又名中府。 准头之侧即兰台廷尉。 又名井灶。 两额之上。 斜贯外皆。 名曰玄武。 俗本谓玄。 武为水星上下。 皆非。 十一.人中乃流通之洫。 两侧即仙库。 又两侧即食禄二仓。 至口角止。 匀分五个部位。 十二.法令为井灶侧之长纹。 又名寿带。 两法令纹入口。 又名滕蛇。 退一指陷处。 即两陂池。 其次则名金缕。 又其次则名虎耳。 虎耳在命门前一指。 即医家之听宫穴也。 归来则在虎耳金缕之间。 前三部略短。 后二部略宽。 十三.水星之下一分陷处。 有髯处即名承浆。 次为颂阁。 又次为地阁。 下至颏为子位。 承浆之侧一指为地库。 两腮之侧为奴仆宫。 一名悬壁。 十四.颏子额午。 两命门即卯酉。 是为四正。 其寅申已亥辰戍丑末。 则以四维匀分十二部。 自然明白矣。 五官图:

公笃曰。 五官者。 言其贵也。 故以官名之。 而分区段之要害故也。 眉为保寿官。 以长秀柔润为合格。 主名高寿永。 清廉出之。 保寿官居其上者。 五福一曰寿之义也。 目为监察官。 以长收晶清为合格。 主职贵权重。 刚毅出之。 监察官居其次者。 立身之本也。 鼻为审辨官。 以丰隆圆耸为合格。 主富厚多财。 礼义出之。 审辨官居其三者。 财政重地也。 口为出纳官。 以匀厚朱仰为合格。 主寿长禄重。 孝弟出之。 出纳官居其四者。 一生之衣禄也。 耳为采听官。 以长大厚珠为合格。 主聪明贵福。 忠信出之。 采听官居其旁者。 乐善之机也。 四渎图说:

公笃曰。 耳目口鼻。 名江河淮济者何。 盖欲其疏通也。 再得其宜为疏通。 反比为闭塞。 如得人中沟洫深长。 又为贯澈四渎矣。 疏通者。 足迹所至。 能得人之扶助。 虽异乡犹桑梓也。 亿无不中。 谋无不通。 利达之格也。 闭塞者。 难越井里。 屈膝闭户。 远谋则败。 乖 蹇之格也。 十二宫图说:

公笃曰。 一命宫。 即印堂也。 为心之根。 面之主体也。 所以名印者。 尊贵之义也。 宜宽大,主智量。 宜方骨,主大贵。 宜丰隆,主富贵。 宜高突,主奇贵。 宜明润,主顺遂。 宜黄紫,主吉庆。 忌悬针,主破败刑克及危险。 忌坑陷,主劳苦刑人丁。 忌狭窄,主驳杂小量。 忌纹冲,主劳碌困迍。 忌黑暗,主危险及牢狱死灾。 忌红燥,主凶败官非。 公笃曰。 二财帛宫。 鼻为财宫。 位居土宿。 有四窍焉。 两侧窍入肺管。 两直窍入脑海。 督脉之要道也。 宜丰隆,主富。 宜耸直,主贵寿。 宜圆匀,主多福。 宜高贯,主大贵。 宜黄紫,主通达及进财禄。 宜润泽,主利禄。 宜方齐,主创业。 宜悬胆,主大贵。 忌小薄,主反覆受制。 忌仰露,主破败。 忌黑尘染皂,主破财及短见。 忌红赤贯准,

主刑克冷退及疾病。 忌尖低,主贫苦。 忌断节,主孤刑。 忌纹冲分断,主凶危及失败刑克。 忌土凌水星,主寒穷受制。 公笃曰。 三父母宫。 由日角起。 至辅角止。 居火星之位。 宜骨插,主父母贵及本身大贵。 宜匀配,主父母并寿。 宜高明,主父母多福。 宜黄润,主父母喜庆。 忌低陷,主幼夫父母。 忌偏斜,右损父左损母。 忌青滞,主父母沉疾。 忌黑暗,主父母死亡。 公笃曰。 四弟兄宫。 即两眉之罗侯计都二曜是也。 宜长竪,主弟兄贵。 宜清秀,主弟兄明敏。 宜光彩,主仙佛圣贤。 宜柔细,主和睦。 宜棱骨,主弟兄发达。 宜环曲,主贵而无刑及多子女。 忌间断,主刑克疾厄。 忌短促。 主败刑而少弟兄及失睦。 忌粗燥,凶失和而多官讼。 忌旋螺,主刑克内争。 公笃曰。 五妻妾。 位居目尾。 即奸门鱼尾是也。 宜丰满,主贤德。 宜光润,主康健及喜因。 宜横梁,主操持。 宜上仰。 主强淑。 忌十字纹,主生离。 忌坑陷,主刑克。 忌下反,主刑三妻。 忌纹多,主男女重配。 忌黑痣,主刑而恶疾。 忌青筋,主常疾。 公笃曰。 六子女宫。 即泪堂卧蚕之间是也。 宜丰平,主子女贵。 宜宽润,主子女多。 宜黄明,主子顺遂。 宜紫润,主子女贵禄。 忌枯陷,主刑克及疾厄。 忌纹冲,主少子女。 忌高露,主孤刑。 忌乱纹,主假子女。 忌黑痣,主刑克及迟立。 忌深痕,主孤刑。 公笃曰。 七官禄宫。 上至发际下至印堂。 及日月角是也。 宜方正,主根基厚。 宜圆突,主大贵。 宜骨耸,主奇贵。 宜黄紫,主顺遂进官禄。 忌直纹,主凶死。 忌横乱纹,主挫折及劳苦。 忌黑暗,主失官禄。 忌倾陷,主徒刑而失败。 公笃曰。 八田宅宫。 发于肝。 盖气魄关键。 两目是也。 宜充彩,主仙禄。 宜精莹,主田宅多。 宜清秀,主厚禄。 宜分明,主祖业。 忌赤缕,主凶败。 忌浊紊,主破败。 忌流丽,主天贱最淫。 忌枯露,主穷苦及凶。 公笃曰。 九奴仆。 位居地阁。 故在卑下两腮之侧是也。 宜圆厚,主诚厚。 宜犄角,主多而忠诚。 忌尖削,主遗累。 忌破陷,主恩中怨。 公笃曰。 十疾厄宫。 位山根命官及年寿之左右是也。 命宫忌青筋,主肾病及虚弱。 年寿忌节青,主沉疾胃病及水气上泛湿气痰饮。 精舍忌青露,主伤阴及失眠症。 国印忌红赤,主持血及冷退。 命门忌黑暗,主暴卒及脱阳。 口角忌黄浮,主沉疾及湿疫。 人中忌青沉,主痛症及泻痢。 三阳忌黑枯,主瘟疫及两绝症。 公笃曰。 十一福德宫。 位居眉尾棱骨。 西人所谓蓄财骨是也。 宜力突、主寿福及立外业。 宜朝拱,主富德及贵名。 忌低陷,主奸诈劳苦。 忌尖削,主破败多劳及刑人丁。 公笃曰。 十二迁移宫。 上至山林下至辅角。 即边城驿马是也。 宜骨朝,主武贵。 宜丰隆、主官游。 宜冲破复起,主远发他乡。 忌低陷,主无住场。 忌偏窄,主破祖业。 忌黑暗及痣,主远行失败及惊险。 六府三才三停图说:

公笃曰。 三才者。 君位也。 三停者。 区域也。 六府者。 边镇也。 君位高。 则下不欺凌。 区域匀。 则佐使不争竞。 边镇强。 则全局宁静。 若有不合。 则乘而推论之。 五星图说:

公笃曰。 两耳为金木二星。 宜长厚朝口。 坚硬紫白。 得其轻清之气则贵。 轮飞廓反则刑伤。 黑暗则困苦恶疾。 额为火星。 得其炎露之气则贵。 低陷狭窄则贫苦而贱。 鼻为土星。 宜圆隆得其厚重之气则富。 小露缺冲则贫苦反覆。 口为水星。 宜厚仰朱收。 得其容纳之气则禄。 尖薄下反则劳苦奔驰兼惊险。 六曜图说:

公笃曰。 六曜之图。 多验气色。 今故撰之。 如月孛不宜冲破。 两眉不宜欺凌。 若一欺凌。 六亲害累矣。 色宜紫黄。 主官禄。 忌黑暗。 主危损。 罗计二曜忌油暗。 则主牵累惊险损害。 太阳太阴则忌青黑。 应哭泣。 或疾厄。 左男右女。 命门二曜。 主疾厄。 一黑则肾绝而死灾也。 男女面痣图说:

公笃曰。 经云。 面无善痣。 一语已概括其大致矣。 而紧要部位。 亦不可不知也。 然贵少贱多。 凡病宜隐藏则吉。 露出则凶。 古有额横七星。 虽帝王亦因危而奔驰。 此创业者流也。 其他不足言矣。 黑红而高者为痣。 红而平者为记。 黑而平者为斑。 少年生者为雀斑。 则疾苦而夭。 老年生者为寿斑。 则福禄而寿。 男女身痣图说:

公笃曰。 全身之痣。 惟结喉一痣最凶。 男女皆不得正命而死。 或刀枪死。 或恶疾死。 或自隘产难而殒。 富贵贫贱皆然。 腰肾痣亦不好。 男主弱疾夭寿。 富贵之妇女。 主私淫。 常人则为娼妓奴仆等类。 痣佳者。 惟足心生正方贵。 次则阴上。 又次则脐之上下。 又次则膝乳螺骨。 其他则鲜验。 上应下口诀:

额应膝上胸面前。 耳应股肱轮肘边。 目后须知乳与腋。 两颧多应少胁间。 眉头项下两相应。 颏底生痣足下全。 唇应阴嚢或股际。 印堂偏应心窝前。 手应螺骨曲膝内。 腮应足肚是指间。 人中脐部或脐内。 具应玉茎真果然。 男女面毛图说:

公笃曰。 发为血之余。 毛为发之次。 故于相法有关系焉。 部位有宜不宜也。 如面部生毛。 不好者居多数。 其义者何。 昼蛇添足故也。 凡毛要长过八分者方确。 非毫毛也。 西人云。 血足者多生粗毛。 余考验之又全非。 又每出于血弱者。 兹将经验者附左。 俟高明者证之。 手掌图说:

公笃曰。 余于手掌相法。 经验甚少。 乃枝叶小法。 兹姑志之。 大抵木形宜长直。 金形宜方正。 水形宜圆短。 土形宜敦厚。 火形宜尖露。 掌与面部相生。 则富贵寿考。 相克。 则贫苦刑贱。 莹洁血足为上。 端正纹细次之。 粗滞冲斜。 非善相也。 有四季掌者亦贵。 盖春季青润。 夏季红活。 秋季白莹。 冬季明黑。 色应四时故也。 朱砂手亦贵。 如纹则玉柱金印为最。 次则冲天田纹之类。 皆富贵之掌也。 其他末敢必其为贵贱也。 男格推论:

公笃曰。 男格外阳内阴。 其位动。 其化无穷。 其格亦至不一。 故有仙佛圣贤。 富贵贫贱。 鲲寡孤独。 寿夭凶残之别。 而祸福贵贱。 并集于一身者。 又比比皆是也。 如黄帝关尹纯阳之徒。 贵而仙也。 文王夷齐。 圣而困也。 禄山绦灌。 出身低微。 而俱王侯。 贱而贵也。 齐桓梁武。 家世贵重。 面俱饿死。 贵而凶也。 太公甘罗之迟早。 颜渊盗跖之寿夭。 若类举之。 更仆难数矣。 持监者。 于人之吉凶先后有无之间。 须确有所主。 又彰彰甚明者也。 余尝以多数为主。 少数为客。 以之断验。 应者颇多。 又当含其时会。 盛时天道淳厚。 故以清华为贵。 圆降为富。 削露为贫。 偏薄为贱。 高棱为寿。 缩弱为夭。 冲缺为孤。 坑陷为苦。 此一定之则也。 而无不验焉。 令则不然。 若犹以前法论之。 将有千里之失。 至以威露为贵。 瘦明为富。 厚重为愚。 血枯肉流为贱。 累试皆然矣。 若论寿夭。 则寿少两天多矣。 男女二十四刑克:

须分燕尾,双分也刑克妻于。 须直无索,老来刑子。 眉冲无棱,刑弟兄子女。 须不过沟,刑子。 卧蚕坑陷,刑子女。 海底蓬松,刑早子女。 一面绉纹,刑骨肉。 乳头下反,刑子女。 脐凸下反,劳苦又刑子女。 人中十字,孤绝。 三尖六削,重刑而苦。 鱼尾破反,刑妻主三配。 印纹悬针,破败刑人丁。 鬓多绒毛,幼孤。 边城陷痕,刑父母。 年寿曲节,刑子女。 满面肉堆,刑六亲。 两额高露,刑妻。 山根间断,刑子女。 奸门十字,妻生虽。 门牙楞侧,刑父。 判官刑,肉滞也刑父。 罗汉面,肉浮也有女。 腮牙尖角,刑父母。 男格三十八贫贱:

两目深陷。 蚕囊肉浮。 独额凸突。 泪堂纹冲。 乳软而垂。 印堂纹冲。 孤客独耸。 马面长削。 脐平下反。 下阴无毛。 肾囊无纹。 足跟无踵。 橘面如尘。 百会发稀。 肌肉冰冷。 食指不收。 股眩无包。 肉浮如泥。 年寿断节。 蛇睛鼠目。 人中窄平。 阳精枯冷。 口角反纹。 血不华色。 兰台纹破。 发焦黄枯。 三尖六陷。 肉紧而流。 鼻纹开花。 猴腮雀跳。 指节臃肿。 胸部粗毛。 眉毛旋螺。 腋肘无毛。 行坐无臀。 三关无脉。 足平无纹。 声如破锣。 男格十八夭:

命门不起,肾气不足十二前死。 末言气绝,先天不足二十前死。 桃花之面,二十七前死。 蜂腰雉眼,三十六前死。 面目浮光,三十八前死。 项小头大,二十四前死。 眉短而断,四十五前死。 鱼目无神,三十前死。 骨少肉多,四十前死。 面如緓鼓,三十前死。 魂不守舍,三十二前死。 少年发肥,四十二前死。 气紧如东,三十六死。 背脊坑陷,三十六前死。 额发连眉,四十前死。 筋不束骨,四十前死。 法令无纹,三十二前死。 山根断陷,四十三前死。 公笃曰。 古法之合者。 今皆列入。 间以所验并附马。 女格推论:

公笃曰。 女格位居坤卦。 外阴而内阳。 生化出焉。 自今天道转薄。 世俗反常。 中外交通。 法制并异。 其理虽妙化。 而其义隐微矣。 昔之所谓女格。 其性纯静。 其辅夫子。 其业家庭而已。 故取静默媚态清秀端正。 令人敬重为贵。 主助夫益子。 寿禄兼全。 以刚燥痴笑支颐斜视拈带挠鬓。 令人喜爱为淫。 主刑夫克子。 再醮私奔。 以粗怪臭恶跳跃枯露。 令人厌恶为贱。 此古人之法也。 今也不然。 其志不凡。 其务才学。 其谋国政是也。 于是有好名者。 有党派者。 有务实业者。 有冒危难者。 有流落他乡者。 有独立不嫁者。 有数千里而婚配者。 其事至为复杂。 而其形遂与男格为出入。 故其运亦多与之同。 而辞气问。 亦可知其大凡也。 今之七贤四德:

行动轩昂,志向不磨。 肌肤香润,富贵根基。 言语清响,明达也。 容貌严正,节操也。 衣履整洁,持家有法。 唇红齿白,衣禄也。 贫苦不怨,廉耻也。 勤敏好学。 危难取义。 谦和悔过。 富朴贫洁。 女有十贵:

威严持重。 眉长清秀。 音清语和。 目清神聚。 项长相配。 肩厚而平。 唇仰厚红。 汗香骨匀。 血足发长。 齿齐如玉。 女有十夭:

器量狭小、多病死。 绝顶聪明、弱病死。 目圆浮白、忧凶死。 神露赤缕、凶死。 面皮緓紧、夭亡。 青淡无血、气死。 肉流骨少、贫贱死。 唇缩青暗、沉病死。 肩尖上耸、悲伤死。 言短眉 绉、内因病死。 女有十贱:

神丽流光。 多言多笑。 肩削下坠。 肉多而流。 肉滑而冷。 眉坠无尾。 发粗浓重。 阴腋无毛。 目醉神昏。 口反声破。 女有三十六刑:

黄发粗拳。 睛深白包。 独额生面。 额有旋螺。 漳头鼠目。 额纹续断。 悬针破印。 少年落发。 骨硬皮紧。 面长口反。 面浮青筋。 三角之目。 雀斑如尘。 山根低陷。 年寿间断。 项短而小。 骨组筋浮。 结喉露凸。 口如吹火。 肉冷如冰。 女带男声。 声音急燥。 性烈如火。 睡中开口。 鼻小无梁。 蚕囊枯陷。 脐凸近下。 唇白不收。 眉目下反。 眼浮四白。 鼻窍粗毛。 颧雄额陷。 肩簿而削。 蛇睛狼顾。 行坐低头。 面粉浮光。 女有二十四苦:

眉淡如无。 声如破锣。 双目深陷。 口尖如吹。 鼻断露孔。 脐反而凸。 牝窍如螺。 阴挺而角。 狐臭汗浊。 蝇面龟胸。 股肱无包。 发浓而短。 乳头不起。 唇白舌青。 发黄而焦。 神浊黑白。 无腹无臀。 双纹破印。 井灶仰露。 阴阳如墨。 雀步鼠餐。 肉浮血滞。 无项无腮。 准额双破。 女有贵中贱者十则:

一.五官端正。 而皮肤粗燥者。 二.格局清秀。 而神流斜视者。 三.南岳丰隆。 而一步三反顾者。 四.眉目长秀。 而挠鬓支颐者。 五.五岳敦厚。 而见奇玩则惊者。 六.行坐端正。 而常咬指甲者。 七.声音洪亮。 而神醉多笑者。 八.面部清奇。 而肌肤冷滑者。 九.齿白如玉。 而声破多言者。 十.印突高力。 而光苀性偏者。 公笃曰。 此为富贵有根基。 而有玷行者。 盛世得十分之一。 衰世得十分之七。 例如玉之有瑕。 瑕多则玉将失其美矣。 女有贱中贵者十二则:

一.山林破痕。 而中岳圆厚者。 二.发浓长重。 而眉长棱突者。 三.中岳平小。 而目正神清者。 四.额突颧雄。 而印堂方隆者。 五.唇掀齿露。 而发长柔细者。 六.光清神丽。 而汗香性定者。 七.目浊声破。 而地阁朝拱者。 八.中岳尖薄。 而福堂高突者。 九.木局兼金。 而短言冷情者。 十.肉多而浮。 而目神充足者。 十一.气短眉淡。 而不篇不乱者。 十二.耳小发低。 而眉秀准圆者。 公笃曰。 此为贫贱无根基。 而得享福者。 易地而发者居多数。 盛衰同上。 例如月被云遮。 云散则月反增其辉矣。 相法品级说:

一品仙佛格。 此为千载有形者。 二品圣贤格。 此为千载有名者。 三品帝王格。 此为史册可记者。 四品名土格。 此为遗迹流芳者。 五品寿考康宁格。 此为五福兼全者。 六品清闲无缺格。 此为闲福王受者。 七品公侯将相格。 此为立功当世者。 入品富贵双全格。 此为暂时荣华者。 九品有富无贵格。 十品有贵无当格。 公笃曰。 农工商贾。 孤贫夭贱其相泛滥不纯。 观者审定可也。 故不列品。 据此论法。 盛衰皆合其大体。 如细则又有分别。 盛时则分其一定之阶级。 衰时则分特贵之品。 及上品中品下品常品不例品之类耳。 富贵乘法:

公笃曰。 相法根据。 在富贵贫贱寿夭。 相法变机。 在吉凶祸福时运。 其法分内外虚实四大纲。 凡内相者。 精神之灵根。 声音之逸韵。 有名无质者是也。 非俗所谓纹痕骨痣为内相。 则不足为定论。 外相者。 格局之仪表。 气色之明润。 有名有质者是也。 虚者清中有浊。 厚中有流。 奇中有俗。 怪中有破是也。 实者浊中有清。 薄中有聚。 似俗而奇兀。 似寒而超逸是也。 四纲即能区别。 然后分四项。 即形质精神声音气色。 而形与神合。 气与音类。 独形质之分别较多。 其五官主富。 五岳主贵。 然后分富贵之上中下席各等级。 如五岳主贵之例。 五岳全朝拱者。 此为特贵之局。 为仙佛圣贤之类也。 分别如下。 一.仙品多成于木形瘦长之局。 清秀而奇。 及神倍于形。 而有时亦兼火局者。 炎露有顶于百会故也。 老子形如稿木。 是其证也。 麻衣云。 为道者貌清必荣。 又其证也。 或曰五形各有富贵。 何得专指木局为仙品。 其原理与用法何在。 余答之。 本为阳气。 于卦为震。 后天在卯位上。 先天在丑寅位上。 其天开于子。 地辟于丑。 人生于寅。 震卦正受。 故帝出乎震。 此至尊之名。 化出形质为百会聚顶起三山。 边城骨插入小脑。 目长神彩有寒光。 龟息鹤膝而方瞳之类是也。 大凡清古合并者为仙品。 二.佛品多出水体圆厚肥润之局。 形停匀而神和静。 亦有兼金体者。 故麻衣云。 为僧者头圆必贵之说。 此其证也。 夫水为坎卦。 先天则为坤体。 坤土为众卦之母。 此大慈大悲之义也。 其形厚圆韵长。 此天一生水之义也。 坎位居后天之兑金上。 兑为少女。 此西方极乐之义也。 兑为酉金。 此金刚不灭之义也。 化出形质为印堂丰起宽二寸。 准头圆起象三珠。 神和有慧光耳如蚌珠长而朝。 颏圆如岳口如桃之类是也。 大凡祥蔼合并者为佛品。 三.圣贤之品。 出于异彩奇露之局。 其形分木水金三格。 德参天地。 名垂古今。 但于形质不存耳。 化出形质为眉有八彩。 目有重撞。 耳有三漏。 臂有四肘。 五岳朝天。 龙颜虎眉。 或为额尖颏圆。 或为额圆拱而颏尖露。 一为水火既济之正体。 一为水火末济之反映。 此类是也。 大凡奇露合并者。 为圣贤品。 四.帝王品多出于金水之局。 贵而有权故也。 其贵为帝王。 富有四海。 当然丰颐厚正。 坚实秀清。 故化形质为龙凤之姿。 天日之表。 斗胸龙准。 编齿骈胁。 朝天伏犀。 真光并瞳。 两耳垂肩。 双眉入鬓。 地阁朝天。 五岳相辅之类是也。 大凡奇厚合并者。 为帝王品。 五.名士品多出于本局。 而兼金火之形。 其清秀有慧智。 超脱者灵根。 木得金则削成器用。 木得火则生化通灵。 故也。 化出形质为眉长润秀。 目长神清。 鼻长耸挺。 印开丰突。 眉棱突兀。 三阳寸高之类是也。 大凡清奇合并之格。 为名土品。 六.寿考康宁之品。 多出于五形兼体。 停匀而厚。 神气与形质浑藏。 化出形质为百会突顶。 伏犀高拱。 眉高寸余。 耳长三寸。 额横三纹。 项绕三涤。 目神慈和。 言迟行重。 人中宽长。 齿牙坚固。 法令下朝地库之类是也。 大凡厚古合并。 为寿考康宁品。 七.清闲无缺之品。 多出于木土金之格。 肥不露肉。 瘦不露骨。 化出形质为五官端正。 三亭相等。 六跃得辅。 十二宫相合。 目秀神凝。 眉细清疏之类是也。 大凡厚正庸和合并者。 为清闲品。 八.公侯将相之品。 出于金水火三形。 此为立功于世界。 有权于当时。 可为人民造福。 即流芳千古也。 方可为人民造孽。 即遗臭万年也。 化出形质为额力骨突。 印骨长横。 虎头燕颔。 剑眉蚕眉。 凤目龙目。 火焰纹起。 双额插鬓之类是也。 大凡以清奇威露合并者。 为公侯将相品。 九.富贵双全之品。 五行各得正气。 或为主客分明。 而不相争。 化出形质。 为头圆一尺。 双手过膝。 眉棱骨高超。 鼻贯伏犀。 铁面银牙。 银面金须。 耳白过面。 声若金钟之类是也。 大凡以清厚浑匀合并。 为富贵双全品。 十.有富无贵之局。 出于土木金三形。 或为纯而不兼。 或为互相兼合。 其化出形质为三停丰匀。 六府厚突。 仓库高超。 土星圆齐。 或为福堂骨高。 而发于他乡。 或为天仓宽厚。 而承受祖业。 或为井灶大如准头。 而发意外之财。 或为仙库地库相峙。 而发于子孙之力。 大凡以丰厚停匀合并。 为有富无贵之品。 或为形胜于神之局。 十一.有贵无富之局。 多出于金木火之形。 均为兼而不纯。 化出形质为骨露肉紧。 额大鼻尖。 眉清尾散。 神充腮陷。 目秀上视。 上丰下削。 大凡以神过于形。 清露奇削合并。 是为有贵无富之品。 公笃曰。 富贵之分。 不过特等。 及上中下常耳。 其富则以五官论之。 其贵则以五岳论之。 如五官均有奇异处。 及合格。 此为奇特之富。 不可测量矣。 如有三官奇特。 二官合格。 则为上富。 如有一官奇特。 三四官合格。 则为中富。 如有三匹富合格。 则为下富。 如有一二官合格。 则为常富。 如五岳完全奇特。 非仙佛品。 即圣贤格。 如五岳有三四岳奇特。 一二岳合格。 则贵不富。 可言矣。 如有三岳奇特。 一二岳合格。 为上贵。 一岳奇特。 三四岳合格。 为中贵。 如三四岳合格。 为下贵。 如一二岳合格。 为常贵。 其大体如是。 而有余与不足。 舍轻就重。 则酌量考查。 取其适宜而已矣。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
Image
公笃相法附译
« 上一篇 02-20
公笃相法卷二
下一篇 » 02-20

发表评论

发表评论